2022-12-16 00:02:01
抖音账号运营 http://www.jdlfuzhuang.com
有人说看不懂这个南亚大国的迷之自信,明明从武器装备,到战斗意志,再到人员素质都处于下风,为何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,到底是谁给他们的勇气?
不过军迷朋友们要相信,对方的逻辑一定是自恰的,再奇葩的逻辑也是逻辑,不然这个南亚大国也不会做了连美军都不敢做的事情,把4个满员师丢在雪山上过冬。堪称是世界军事历史上最冒险的行动。
现在是9月末,按照往常的日期,再过3个星期就要大雪封山,而按照今年天气偏冷来看可能还会提前。而对方还在大肆鼓吹,还要增加一个师。而印度的师是按照美式编制机枪过的,师内甚至下辖整个通讯旅和工兵团,因此一个师有大约15000人,这意味着最前方的大约4个师,有至少6万人,而列城还有大量的负责指挥人员师部等机构,加上配属在二线的人员和后勤,至少有10几万人等着吃喝。
这是美军都不敢做的事情,要是换美军评估一早就撤了。毕竟美军一共只有10个师,放4个师在高原上等死,一个冬天下来这几支部队还有战斗力吗?而印度这么做的逻辑是什么呢?有三方面,一是自身机动能力太弱;虽然这几年这个南亚大国的基建能力明显增强,但是高海拔大部分还是轻步兵山地师,因此只能让人怼在最前面,万一撤下来他们就怕之前“揩油”的好处不明不白就没了。
二是因为对方认定了只要自己不开火,那么我们不会升级,这就意味着只能对峙,比的是人多,至于一个冬天后是否有战斗力就不那么重要了,反正我几万人在这里就行。三就是莫迪的政治需要了,毕竟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延续。如果一旦撤下来了,莫迪必然会被国内其他派系百般攻击,因此已经是骑虎难下了。
这基本就是对方搞出这幅局面的内在“逻辑”了,其实是一点也不好笑,甚至有点悲哀。因为对方的军队真正的只是工具人,他们也并不爱兵惜兵,只不过是达到目的的工具,这样的部队能有战斗力吗?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,对方的这种举动将是新常态,也不用太过于在意,双方可能离的更近了,冲突的可能性更大了,但是主动权依然还在我们手中。
毕竟一个冬天所消耗的物资给养,花费在几十亿美元,这可是并没有产生任何实际价值的纯消耗,如果等不到西方资本的投资和贸易输血,这个第一季度GDP下降29%的国家能坚持第二个冬天吗?另外这几万人坚持一个冬天后,就需要到后方休整换防,试问还能找到多少山地师来坚持第二个冬天呢?毕竟尼泊尔雇佣兵和锡克人部队是有限的,大量民兵性质的准军事人员和老爷兵可没有能力在零下30度的地方过一个冬天,老早就闹翻天了。
因此很大程度是对峙成为常态,但是对方后劲会越来越不足,对峙的气势会逐渐削减。而说到底这耗费的是他们自己的民力和国力,如此消耗下去,此消彼长就别说什么想成为世界大国了,在南亚方面恐怕也可能不复往昔,要知道周围的邻居可没有一个喜欢印度,墙倒众人推的事在国际地缘关系中简直不要太多见。
因此这次将4个满员师丢在雪山过冬不是对方强大的表现,反而暴露其软弱,我们大可在一年之后鉴证这一切,到底谁是以逸待劳,谁是油尽灯枯就一目了然了。